伏阴

      伏阴

      词语伏阴

      拼音fú yīn 

      注音ㄈㄨˊ ㄧㄣ

      引证解释
      1. 盛夏中出现的寒气。谓气候反常。《左传·昭公四年》:“冬无愆阳,夏无伏阴。” 杜预 注:“伏阴,谓夏寒。”《国语·周语下》:“天无伏阴,地无散阳,水无沉气,火无灾燀。”
      2. 旧时迷信,谓道士或巫婆敬神、念咒后,灵魂即离体而去,聆受神的指示,以为人禳灾除病。这种做法,称为“伏阴”。《醒世恒言·薛录事鱼服证仙》:“其时道士手举法器,朗诵灵章,虔心禳解,伏阴而去,亲奏星官,要保护 薛少府 重还魂魄,再转阳间。”

      相关汉字

      汉字组词伏的组词 阴的组词

        汉语词典

      按结构查词:AABB式A里AB式ABAB式ABB式AAB式AA式ABAC式ABCC式AABC式

      按词性查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量词拟声词结构助词助词并列连词连词介词代词疑问词数词成语

      首字母查词:ABCDEFGHJKLMNOPQRSTWXYZ

          伏阴的同音词

          伏阴相关词语

          别人正在查

        伏阴族权咀征含商白莲社香蓼跋剌争标把交灿艳惠好虑忆把持钺下注音递流做嘴幕井穪述拦击蜉蝤泣涕如雨交配修久冰茧踽步狄山饰帨支郡醑剂占破娱肠潸潸行汲骤令兔宫风韵犹存困心衡虑风标相猒金杏青桐资始属书蝙蝠不自见,笑他梁上燕振业槁项黄馘天仙配陆稻买放属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