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月

      十三月

      词语十三月

      拼音shí sān yuè 

      注音ㄕˊ ㄙㄢ ㄩㄝˋ

      引证解释
      1. 指农历正月。《诗·豳风·七月》“一之日觱发” 唐 孔颖达 疏:“《春秋元命包》曰:‘ 周 人以十一月为正, 殷 人以十二月为正, 夏 人以十三月为正。’”《后汉书·陈宠传》:“十三月阳气已至,天地已交,万物皆出,蛰虫始振,人以为正, 夏 以为春。” 李贤 注:“十三月,今正月也。” 宋 洪迈 《容斋续笔·三易之名》:“ 夏 以十三月为正……所谓十三月者,承十二月而言,即正月耳。”参见“ 三正 ”。
      2. 指 殷商 所置闰月。因其都放在岁末,故称。《史记·历书》“十二无大餘” 唐 司马贞 索隐:“岁有十二月,有闰则云十三月。”按,“十三月” 殷 墟卜辞中常见。

      相关汉字

      汉字组词十的组词 三的组词 月的组词

        汉语词典

      按结构查词:AABB式A里AB式ABAB式ABB式AAB式AA式ABAC式ABCC式AABC式

      按词性查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量词拟声词结构助词助词并列连词连词介词代词疑问词数词成语

      首字母查词:ABCDEFGHJKLMNOPQRSTWXYZ

          十三月相关词语

          别人正在查

        十三月矫夸针芥个例载送勃然变色鬼丑财赍燕邯诉冤机见详殚迥邃惭忿精邃外羡真红傅姆薏苡谤罪谤效死勿去惩惧五胡十六国花消训戒贪仕雅行效死输忠舌锋如火乞措大墨杜萨吴梅班衣戏彩陋邑后约清白上门罗浮春略且梨花大鼓秀越淹寂递申学宦夷延淫泆行薄皇天不负有心人赵基天先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