傜役

      傜役

      词语傜役

      拼音yáo yì 

      注音ㄧㄠˊ ㄧˋ

      引证解释
      亦作“ 傜伇 ”。古代官方规定的平民(主要是农民)成年男子在一定时期内或特殊情况下所承担的一定数量的无偿社会劳动。一般有力役、军役和杂役。历代以来,名目繁多,办法苛严。 汉 王符 《潜夫论·实边》:“此均苦乐、平傜伇、充边境、安中国之要术也。”《南史·循吏传序》:“继以昏乱,政以羣孽,赋调云起,傜役无度。”《新唐书·来济传》:“省傜役,驭下之宜也。”《资治通鉴·汉明帝永平十二年》:“是时,天下安平,人无傜役,岁比登稔,百姓殷富,粟斛三十,牛羊被野。”

      相关汉字

      汉字组词傜的组词 役的组词

        汉语词典

      按结构查词:AABB式A里AB式ABAB式ABB式AAB式AA式ABAC式ABCC式AABC式

      按词性查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量词拟声词结构助词助词并列连词连词介词代词疑问词数词成语

      首字母查词:ABCDEFGHJKLMNOPQRSTWXYZ

          傜役的同音词

          傜役相关词语

          别人正在查

        傜役诬誷瞎火陿小拱己应律金兰契猋忽和雇香茅殃僇贼殃密勿之地逶折瑕殄毅猛出饭完签俳偶汉渚佻挞十二衢芜濊素支人间重晚晴不在陈渎术甲徐妃篆注絶食焕朗息宴朴斫之材避趋鞠治巨指韩信将兵平志身首分离身非木石祭餟吟呻田犬骨瘦如豺德馨杂胡戴发含齿峒兵岛瘦郊寒